罗先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2024-07-28
来源:www.baidu.com

342ac65c103853433fdb20e89f13b07ecb8088e7.jpg

罗先刚,男,汉族,1970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电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政协常委,民进四川省委常委,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制造专委会主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席,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光学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国际光子学与激光工程学会会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3年罗先刚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博士毕业后前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并担任研究助理;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5月,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光学,悬链线光学,微纳光刻,亚波长电磁学,结构功能材料及器件,仿生光子器件及系统等。


人物经历

1970年12月,罗先刚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桥镇青林村。

1989年09月—1993年07月,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5年09月—1998年0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8年09月—2001年03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01年05月—2002年05月,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1年05月—2005年01月,担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助理(Research Scientist)。

2004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9年,被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年,入选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

2017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的有效候选人。

2018年,入选中国光学学会会士; 1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9年6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的有效候选人; [26]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202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罗先刚团队领衔的"悬链线光学"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罗先刚主要研究微纳尺度、亚波长尺度下电磁行为特性规律,包括电磁波超衍射传输、局域、极化、吸收和辐射调制等,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人工结构材料和器件原理方法,研究相关设计、分析、加工和表征分析方法和技术,构建以微纳光学、人工结构材料为核心的光机电功能模块和系统,促进微纳光学技术发展,以及在轻量化成像、超分辨成像、纳米光刻、高灵敏传感、电磁探测、电磁隐身等领域应用 。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网站显示,罗先刚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

Luo, X., & Ishihara, T. (2004). Surface plasmon resonant interference nanolithography technique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84(23), 4780-4782.

Feng, Q., Pu, M., Hu, C., & Luo, X. (2012). Engineering the dispersion of metamaterial surface for broadband infrared absorption[J]. Optics letters, 37(11), 2133-2135.

Pan, W., Huang, C., Chen, P., Pu, M., Ma, X., & Luo, X. (2013). A beam steering horn antenna using activ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61(12), 6218-6223.

Ma, X., Pan, W., Huang, C., Pu, M., Wang, Y., Zhao, B., ... & Luo, X. (2014). An active metamaterial for polarization manipulating[J].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2(10), 945-949.

Pu, M., Li, X., Ma, X., Wang, Y., Zhao, Z., Wang, C., ... & Li, X. (2015). Catenary optics for achromatic generation of perfect optical angular momentum[J]. Science Advances, 1(9), e1500396.

Luo, X. (2015). Principle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metasurfaces[J].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58(9), 594201.

Tang, D., Wang, C., Zhao, Z., Wang, Y., Pu, M., Li, X., ... & Luo, X. (2015). Ultrabroadband superoscillatory lens composed by plasmonic metasurfaces for subdiffraction light focusing[J].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9(6), 713-719.

Li, X., Chen, L., Li, Y., Zhang, X., Pu, M., Zhao, Z., ... & Luo, X. (2016). Multicolor 3D meta-holography by broadband plasmonic modulation[J]. Science advances, 2(11), e1601102.

Luo, X. G., Pu, M. B., Li, X., & Ma, X. L. (2017). Broadband spin Hall effect of light in single nanoapertures[J].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6(6), e16276.


承担项目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网站显示,罗先刚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重大科学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课题及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网站显示,罗先刚先后指导了博士十余名,硕士二十余名。


教育成果奖励


2013年,罗先刚指导的博士生蒲明博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他本人获得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荣誉表彰

2010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1年中国科学院王宽诚西部学者突出贡献奖

2011年09月第四届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2014年国际激光工程研究院会士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hotonics and Laser Engineering, IAPLE Fellow)

2016年06月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2018年中国光学学会会士

2019年美国光学学会会士(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OSA Fellow)

2019年四川省“天府杰出科学家”称号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Fellow

2020年5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社会任职

2008年—2013年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主席

2012年05月—中国民主促进会四川省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3年01月—政协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9年7月第12届亚太近场光学国际会议共同主席

2022年12月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光电工程》主编

《Journal of Laser Micro-nano Engineering》编委


人物评价

罗先刚在学习上坐得住,喜欢研究,成绩好,乐于助人,还很有爱心,非常有正能量,在生活上自己比较节俭,但遇到家庭困难的同学也会伸手相助 。(罗万兴老师评)

罗先刚与同事共同完成的“超构表面电磁功能器件原理、方法及应用”被评价为变革性、替代性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航天、激光束控制、空间成像等多项国家重大任务中的技术难题,促进了中国战略高技术和国防科技进步。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
自由容器
自由容器
推广中心